“双非二本也能上QS排名前100的名校?
就去一年?这是去混了个文凭嘛?
一年时间能学到什么啊?
留学?你怕是去旅游的吧..”
历经千辛万苦拿到硕士学位,怎么回国还被当成水货了?
每当求职季听到HR的这些质疑,一年制硕士留学生恨不得当场暴走!
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一年制硕士为什么不被认可?它真的像传言中的那么水?
一、一年制硕士为什么不被认可?
入学门槛低,不需要入学考试?
很多人评价学校是否容易进,总是片面的从本科出身论来看,当看到那些二本甚至三本的同学拿到了QS前100的offer时,就开始质疑学校太水。
但其实能够拿到名校offer的这部分同学,无论什么出身,他一定是有着过人的经历,才能够得到学校青睐。
其次,虽然没有入学考试,但是多数学校是对学生的学术成绩和语言成绩也是有一定要求的。不少项目都要求本科成绩至少达到二等A类荣誉,雅思要求更是在6.5分或者7分以上,而能达到这些条件的同学,本身就已经是相应环境的佼佼者。
学制短,根本学不到东西?
会这样说的人,只能说你真的不了解一年制硕士。
虽然从时间上看,学时比国内少,但是学习内容并没有压缩,那一年的课程实际上是别人两年的lecture和seminar。
每天的日常就是:上课,写作业,做Pre,写Essay。图书馆刷夜的同学屡见不鲜。
从学习内容上看,课程设计也非常实用,包括选修课在内,全部是专业课,每学期少则3门,多则5—6门课,每门课都要阅读若干指定参考书、写小论文和完成小组合作的课题;每个Project都要你自己去调研,查资料,作分析,跑数据,做策划,想创意。
几门课修下来,你会发现你的抗打击能力,自省能力和容错能力都有了大大的提升。
因此,时间的长短并不能代表含金量。
无科研就等于水?
这点需要跟同学们好好解释一下!
国外的硕士其实分的挺清的,授课型硕士(Master)是就业为导向的。你要选择这个,那就是默认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来读书的。
如果你想为科研事业献身,那出门左拐,申研究型硕士(MPhil)。这个才对学术成果有要求。
本来两种类型的硕士培养方向就不同,有无科研自然不能作为判定课程好坏的标准。
二、一年制硕士还值得读吗?
当然值得。
便它的含金量一直存在质疑,但是每年出国的人还是绝大部分都选择了一年制硕士。凭借着短平快的特点,在当今的留学市场上,它依然拥有着炙手可热的地位。
一年制硕士还有哪些优势?
1.投资回报率高
一年制硕士学制短,早一年毕业,就少一分内卷风险,比同龄人更早抢占为数不多的坑位。
可以提前进入职场积累经验,随着时间的累积,这种优势会越来越明显,更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。
除此之外,相较于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毕业的硕士而言,它还可以省下学费和生活费等一大笔开支。
2.求职优势明显
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分析,对比2019年和2020年海归人才的企业招聘薪资:
在年薪20-30万档位,同比上涨1.97%;
在年薪40-50万范围内,同比上涨3.75%;
在年薪50万以上的档位,同比上涨4.99%。
这说明还是有很多企业愿意高薪招聘优秀海归人才,也体现了企业对高学历海归人才的迫切需求。
3.回国落户有优势
在这方面,海归硕士也是被重点照顾的对象,很多地方都可以直接落户。比如上海就给国外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同学开了快速通道,毕业即可落户,普通985/211硕士可没这个待遇。
另外,因为一年制硕士的特点就是短平快,学生基本上一年就能毕业,回国认证之后就能以留学生身份,享受一系列的落户、购车、买房、创业补贴福利!
4.培养学生思维能力
国外的授课型硕士并不是填鸭式教育,而是非常严谨、系统的。它在课程安排上会更加注重社会实践,更加开发人的逻辑思维、批判性思维,强调独立思考能力,对学生底层思维的塑造是影响深远的。
并且课程体系里设置的很多小组作业,也非常锻炼人的团队合作能力、领导力、沟通能力,对于于以就业为目标的同学来说,在日后步入职场十分有益。